真实案例学反诈 随着反诈宣传的不断深入,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也在不断翻新,但不外乎“旧酒瓶装新酒”,只要群众抓住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,不要被它们百变的“外衣”所迷惑,就一定能够在遭遇诈骗时做到“百毒不侵”。 “平安伊金霍洛”微信公众号盘点近期发生在伊旗的真实案例,透过现象看本质,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真面目。
案例
冒充军警购物类诈骗
2024年4月26日,伊旗公安局接到王先生报警称:其被人以冒充军警购物为由诈骗50000元。
经查:2024年4月24日,一陌生人添加王先生为微信好友,对方自称是“某消防大队工作人员”,要向王先生采购汽车电瓶和轮胎,商定相关事项后约好次日下午当面结清采购款项。4月25日对方称采购轮胎型号需要更换,并向王先生提供了熟悉的“合作商”让其帮忙采购,王先生按照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,跟“合作商”取得联系后,“合作商”声称已经准备好轮胎要加急发货催促其转账付款,“消防队工作人员”给王先生提供了对公账户转账108000元的假截图,王先生信以为真,因银行卡限额先向对方转账50000元后,无法联系对方,这才发现被骗,遂报警。
目前,案件正在全力侦办中。一套路解析
“冒充军警诈骗”是指骗子冒充军人、消防队员、警察或学校领导等联系受害人,提出购买相关物资的需求,并告知受害人此类物品供货商的电话,由另一名同伙扮演供货商,以“先付款后发货”的名义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。 二套路流程
第一步:取得信任。骗子伪装成武警、消防等部队人员或者警察、学校领导等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联系个体商户,以需要大批量采购特定物品为诱饵骗取受害人信任。
第二步:指定路径。提供特定物品的采购途径,告知供货商联系方式,并许诺给予受害人赚取中间利润差价。
第三步:收款跑路。供货商以“先款后货”或“需要提前缴纳一定数额的定金再发货”等名义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,一旦受害人转账,骗子就消失了。 三警方提示
1.公安部门和部队采购物资有规定流程,不会通过打电话的形式采购,勿因贪图利益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。
2.广大做生意的朋友们,在网上发布采购信息招揽生意或合作伙伴时,切勿透露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,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。
3.遇到任何先付定金后办事的情况都不能轻易汇款,一定要设法先核实对方的身份,三思而后行。
4.一旦被骗,请保持冷静,及时拨打110报警,留存聊天、交易记录,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。如有疑问可拨打反诈热线96110咨询。
|